首页>客户服务>反洗钱>反洗钱专栏

【杭州G20峰会】G20关注反洗钱

时间:2016年09月03日来源:财新网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已多次成为G20峰会上的重要话题;由于金融系统的特殊性,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还与去全球整治紧密捆绑 
  【财新网】(特派杭州记者 张榆)反洗钱已经成为历年G20峰会反复被提及的话题,其已超越简单的技术性范畴,与国际政治紧密捆绑在一起。在历次的讨论中,全球已对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达成高度一致,监管环境持续趋紧。 
  在今年的G20公报中,各国达成共识,期待能够适当明确监管预期相关工作,包括10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将讨论代理行指引。“我们呼吁G20成员、IMF和世界银行加大对各国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从而帮助其改善全球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以及审慎标准的合规工作。” FATF也已经提交了关于反恐融资、信息共享、透明度和受益所有权的报告。 
  各国对于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赋予如此高的关注并非不无道理。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组织(UN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s)的数据,每年全球GDP中有2%-5%来自洗钱,而其他未被核查的实际洗钱数据更是难以估量。此外,在互联网金融逐渐普及下,新的科技比如虚拟货币和数据区块链等,也为罪犯提供了新的可以规避银行各项审查的机会。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全球反洗钱趋势也已愈发严格,机构也在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这一挑战。 
  与美国80%的联邦机构有业务往来的律商联讯风险解决方案公司(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高级副总裁布朗(Tom Brown)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均倾向于选择一家可信赖的风险数据库,能够覆盖到制裁记录,媒体负面信息、政治敏感人物(PEP)、监管执法名单等信息,以确保他们在遇到监管、财务以及声誉风险时能够保持足够敏感,并快速处理。 
  除了这些数据,他们还需要一个拥有成熟搜索功能的引擎以及工作流程筛选的系统,当监管在检查时要求什么信息的,机构能够敏感的给出有证据支持的行为数据。金融机构一般能在三方面使用这项技术,包括在有新客户的时候、连续监测业务以及支付筛查业务。 
  这套数据库的使用可以使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全面的了解客户。布朗表示,金融机构必须能够知道他们的客户就是他们本人,并且它们需要能够识别他们客户的客户,并且知道资金的来源,即所谓的了解你客户的客户。 
  今年G20峰会上即将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普惠金融也将为这个数据库带来很大的好处。布朗表示,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以进入到全球金融系统中,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数据库也会越来越完善,从而帮助他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延伸至他们客户的客户,完善风险管理模式。 
  但从实践来看,全球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依然是一项具有挑战,并需要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监管趋严,即使是全球知名银行包括摩根大通、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均因反洗钱被处罚,所罚金额也越打越大,甚至高达几十亿美元。今年5月底,瑞士私人银行BSI更因违反反洗钱的规定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撤销银行执照。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由于涉嫌洗钱在西班牙被搜查再次引发海内外对于反洗钱的关注。 
  针对反洗钱风险,FATF评估报告也曾提及,一些银行尽管客户尽调执行尚佳,但对交易实际受益人的认定过程不连续;主导金融系统的银行业是最易被利用的洗钱通道。此外,也有机构在电汇方面存在受益人信息的规范不足,对第三方中介金融机构的规范有限。 
  监管加码也在促进行业改变,金融机构愿意为反洗钱付出更多的成本。今年早些时候,律商联讯风险解决方案公司在调研亚太及六个亚洲市场后,公布了《揭示反洗钱真实成本》报告,其中显示,六个市场的银行业每年反洗钱合规预算为15亿美元;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平均成本在本次调研中最高,每家为1240万美元。 
  过去两年,约75%受调研的中国金融机构称反洗钱合规成本上升了20%到39%,而上述报告中的调研对象中约一半预测2016年这部分成本将继续上升20%到39%。 
  布朗对财新记者表示,在与银行接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抛弃了将合规是视为一种负担的理念,并将其作为一种业务优势去接纳。 
  他认为,反洗钱监管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严格,这对所有银行而言,尤其对小型银行的审查会变多。“因为大银行反洗钱能力增强后,这些违法活动就流向了小银行,美国和欧盟都是这样。” 
  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在技术大发展背景下面临的区块链等新技术挑战,目前也有风险解决方案在尝试。布朗透露,此前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已与FinTech公司展开合作,将银行级的技术运用于新领域,通过结合新技术与观察名单数据库,探寻虚拟货币的风险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