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客户服务>反洗钱>反洗钱专栏

姚余栋:“反洗钱”是共享金融创新的底线

时间:2016年09月01日

    在近日由全球共享金融100 人论坛和《当代金融家》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姚余栋发言称,我们有团队近期提出了新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有三个动机,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流动性动机。我们把交易需求做了模拟,货币需求是交易主体数目的平方,或者一个经济总量的平方,这是一个平方的关系。 
  比特币需求难避免陷“困境” 
  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理论用到比特币上,就会出现“比特币困境”:比特币或类似的一个货币,就是数字资产,如果不设定限额,它如果是被广泛使用的话,就会迅速升值,需求量会爆增,于是就会出现囤积。 
  大家看看比特币的网站上,10分钟一个区块少得惊人,它就是一个跨境的划转而已,就是囤积效应,囤积以后它就不能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所以这就是一个比特币困境,如果不设限额,谁相信比特币呢?它有没有央行的信用呢?它做不到。所以类似的比特币困境阻碍了将来这样一个数字资产,或者在有些地方叫货币的话,它很难满足人类的交易需求。这是我们应用我们新的理论的判断。 
  区块链切入时机最重要 
  2008年开始,从有区块链这个问题到今天,可能要到2018年以后它的应用就会相对成熟。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可能演化速度会快,但是也不会快那么多。 
  技术手段是不可预期的,我与杨涛博士我们两个提出的,这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是什么呢?就是在我们看来,共享金融是从共享经济演化的一种商业模式,它是去中介的,但不一定是去中心的商业模式。因为中介往往有道德风险,但是中介也有好处。这时候共享金融在演化的时候,往往跟互联网金融一样,在开始进入的时候容易商业模式走偏,它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时机也很重要,切入过早,可能模式就走偏了,过晚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切入时机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任何创新都不能突破“底线” 
  我们吸取以前对历史的教训,创新的教育,我们提出四个底线,共享金融包括区块链,如果演化成区块链涉及金融的底限,这些底限是不能碰的,碰了以后往往形成你的商业模式走偏,将来再矫正的话代价比较大。 
  第一不能搞资金池,因为解决不了错配的风险,你没有对接到现代金融体系的货币市场,没法处理流动性的问题。 
  第二,不能做担保,因为区块链金融没有资本金,你吸收不了信贷损失,信贷损失在全球来说4%到5%的坏账率。 
  第三,不能搞非法集资。第四,区块链往往容易忽略的,人人都可以做区块链,它是个终端,有个计算机就可以,不能涉及洗钱,这个容易忽视。 
  瑞波币Ripple在全球扩展开始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最近被美国的监管部门罚款了,问题出在个人终端部分,如何能够保证不洗钱呢?这是做不到的。所以瑞波币是断臂求生,把个人终端全部砍掉。所以反洗钱也是一个底线。 
  金融绝非“法无禁止就可为” 
  我们在进入金融里,跟别的商业领域里是不一样的,金融不是法无禁止就可为的领域,它是有限制的、有底线的。 
  最后一点,我们国家如果网络的价值是属于参与者的平方,货币消耗量也是参与者的平方,我们将来最有希望的,就是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个大国,成为一个像互联网金融在全球领先的,在区块链上又使我们整个金融领域在全球会有更强的竞争力,而这个里面就需要考虑的,主要还是尽早行动,包括对专利的及时建立。 
  这次新公布的世界经济论坛的区块链报告显示,国外注册区块链专利已经达到2500件,而中国国内屈指可数,所以不排除未来在国际上的风险性。我们在底层协议,在稍微有所开发的时候,要抓紧铸造专利,保护自己。 
  这个专利怎么来?它是个开元性的、是一个网络型的,是不能闭门造车的,它需要一个联盟,所以我再次以个人名义呼吁,我们国家,我们的金融业急需造就中国版的R3,同时不断的注册自己的专利壁垒,我相信我们的区块链和互联网,都属于共享金融,而我们的共享金融就如我们的共享经济一样,能够在全球领先,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