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透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借贷方式花样百出,从一开始的简单打欠条到后来的“裸贷”、“裸条”,而随之上演的是越来越多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走投无路的自杀惨剧。
或许比贷款本身的高利率更令人恐怖的,是一些网贷平台的催款方式。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放贷者只能到法院起诉,胜诉之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不会威胁到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更不存在让大学生的父母代为偿还、让大学生毕不了业等问题。
但实际上,一些公司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各种骚扰、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甚至包括某些更加极端的手段,迫使借款者不得不东奔西走举新债还旧债,从而极大地威胁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而种种暴力逼债的方式,已经超出合法经营的范围而有涉黑犯罪之嫌。
校园网贷看中的是大学生旺盛的购买能力,却忽略了他们有限的资金来源。购买能力与资金来源的严重不匹配,极易引发盲目攀比,面子消费。校园网贷原则上只发放小额贷款,但无节制的利益驱动,使得网贷公司有贷就放,一副“你想死,我送你一程”的姿态,反正最后有你父母买单,我怕什么呢?校园网贷诱导学生恶意消费,故意放宽贷款条件,甚至只要随便借个学生证就可以放贷,校园网贷管理几乎到了失控、失序的状态。
急于贷款的学生只在意眼前容易到手的贷款,很少考虑偿还问题,贷款平台也不加选择地向学生放贷,不少学生在偿还债务时拆了东墙补西墙,陷入“连环贷”——再借一家平台补上家的亏空,如此反复的利滚利最终可能造成巨额欠款。
我们呼吁广大同学:科学理性消费,抵制不良网贷。
一、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辨别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方便与快捷,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层出不穷校园网贷平台,面对各种打着“零利息”“零首付”名号等吸引眼球的贷款信息,我们有必要掌握基本的金融贷款知识,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
二、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
作为不具备独立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仍然需要依靠父母的资助,在生活上要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的时候不可一味考虑自己的需求、偏好,而不顾家庭承受能力;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独立生活”和“理性消费”成为校园风尚。
三、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很容易在网络上传播,受他人利用。我们要提高警惕,必须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贷款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自觉抵制不良网贷,弘扬青春正能量
目前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体系已越来越完善,同学们基本都可以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下顺利完成学业,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要批判和抵制那种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满足感的庸俗而低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家庭需要我们,社会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青春易逝,时光不再,让我们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多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