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客户服务>反洗钱>反洗钱专栏

中国内地金融机构花费在反洗钱方面的成本正急速上涨

时间:2016年04月27日来源:和讯网

    和讯银行消息 4月27日,据一项聚焦亚洲金融服务的最新大规模研究披露,随着新法规的管制,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的金融机构花费在反洗钱方面的成本正在急速上涨。 
  该项由律商联讯?风险解决方案公司开展的研究发现,82%的调查对象均认为反洗钱合规活动的总体成本将在今年有所上涨。其中1/3的调查对象预言直接及间接成本将会以20%甚至更大的幅度上涨。85%的调查对象表示,相关成本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见涨。 
  律商联讯?风险解决方案公司全球市场开发部的高级副总裁 Thomas C. Brown 称:“据保守估计,亚洲地区的金融机构目前花费在反洗钱合规活动上的金额已达15亿美元/年。随着监管部门逐步加大对公司反洗钱活动的施压力度,该成本将会出现剧增。” 
  “有趣的是,亚洲的金融机构认为,希望改善商业成果的愿望和对监管或信誉风险的担忧几乎在以同等的程度驱动着反洗钱合规活动。香港和新加坡将合规性和信誉风险视为两大首要驱动力,这点也反映出这些市场的监管成熟度。中国内地的调查对象则远远地将监管合规性列在了优先项的最末位”。 
  就在亚洲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法规而言,25%的地方性法规被调查对象提及频率最高。不过,就总体影响力而言,美国《爱国者法案》中的法规提及频率最高,欧洲法规次之。据调查对象表示,新加坡和香港的法律和法规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也符合这两个地区作为主要金融活动中心的职能。中国在总体法规影响力方面位列第四,反映出中国及其货币在该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大部分(55%)的调查对象表示,反洗钱合规活动对于他们公司的业务生产力有负面影响,15%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反洗钱合规活动会威胁到公司开展业务的能力。不过,14%的公司认为反洗钱对于公司的业务还是有积极影响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并改正程序上的缺陷,同时改善操作流程以及交易损失的状况。 
  亚洲的公司受到包括从管理到报告的各种合规性审查挑战。客户管理相关的监管性报告、客户风险分析以及KYC被认为是公司在合规性审查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该区域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实现更短的新客户管理周期。即使是对具有最简明的合规程序的国内零售客户,也只有15%的调查对象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96%)都表示,他们的 KYC程序需要用到各种亚洲语种的文件,因而导致合规程序愈加复杂。 
  尽管反洗钱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科技来进行自动化的行为分析和实体审查,不过该研究表明,平均来看,科技成本仅在亚洲的反洗钱预算中占19%。这说明,亚洲反洗钱活动对于科技的应用仍然有待成熟化。目前,人力方面的成本则在该地区反洗钱合规活动的成本中占有最大比重(81%)。 
  由于需要紧跟合规性变动这一额外压力,63%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担心他们的分析团队的工作满意度。据估计,这已经造成亚洲金融机构内由于工作满意度问题所导致的合规性生产力损失,每家平均 355天都存在这一情况,也就代表着年度生产力总计损失相当于本次调查所覆盖的亚洲六个市场在202个按全职工作时当量计的年度中以2,600万美元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解亚洲金融机构花费在反洗钱和KYC合规活动上的真实成本,律商联讯?风险解决方案公司的此次研究调查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的反洗钱、合规性以及风险管控方面的专业人士,希望籍此洞察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合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包括生产力、客户流失情况以及员工士气问题。本次调查还力求理解反洗钱合规性变动在何种程度上改善了流程并且支持了商业目标,如更短的新客户管理周期、更强大的数据管理以及对客户适合度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