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客户服务>打非专栏

理性投资,携手打击非法证券活动

时间:2017年03月14日

    什么是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是指未经批准从事依法应由证券监管部门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批准,应受法定监督的证券发行和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的活动。
  非法证券活动常见的几种形式
  (一)通过非法网站、博客以及QQ、MSN、UC等聊天工具招收会员或客户,推荐黑马等方式,骗取投资者钱财。
  非法网站多利用网络虚拟环境,假冒合法机构名义,公布虚假的专业资质证书、专业团队,利用提供涨停板股票等营销策略,引诱投资者上钩。投资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保护基金网站或证券公司营业场所验证网上“山寨证券公司”的真实性,不要将钱打入山寨网站预留的个人账户中。
  (二)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发布“免费荐股”广告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电视股评“老师”多数口才很好,形象也不错,“表演”也很生动,多在早盘和夜间活动,但往往并非真正的投资专家,甚至缺少基本的证券知识,有的还不具备证券相关业务资格。投资者不可轻信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的股评“老师”和免费“送”股活动,也不要轻易泄露个人电话号码和个人资料,对陌生荐股来电要保持高度警惕。发现电视台证券节目不规范的,可及时向广电管理和证券监管部门举报。
  (三)以出售炒股软件为名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荐股软件,是以历史交易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股票未来价格进行预测,有其固有缺陷和使用条件。没有“稳赚不赔”的软件。投资者使用软件,要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不要被任何高额回报的口头承诺或“准确预测买卖点”等广告语所蛊惑。
  (四)以私募基金、内幕消息为幌子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投资者在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活动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私募基金”和“内幕消息”。对“屡荐屡中”的电话和短信,要保持高度清醒,严防受骗上当。
  (五)以代客理财、收益分成等名义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承诺收益”、“利润分成”、“坐庄操盘”均属于违法违规证券活动,不法分子往往以“钓鱼”方式进行诈骗,欺诈性很强,投资者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特别留意,不要上当。
  (六)通过假冒或仿冒合法证券经营服务机构之名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投资者对于来电、来访声称提供专业证券服务的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可以向监管部门咨询或到相关机构营业场所问询等途径,核实相关公司的工商执照及证券业务资质情况,核实相关人员的身份和资质,防止上当受骗。
  (七)以“会员升级”、“补款退赔”、“维权收费”等名义进行多次行骗。
  骗子经常伪装身份,不敢直接面对投资者。投资者接受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比较好的办法是就近找熟悉的证券公司营业场所或有资格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对不敢面对面交流的电话、短信、以及媒体上的“老师”、“专家”、“名人”要提高警惕。一旦发觉上当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证券监管部门举报。

文章来源:山西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