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由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曝光了一些交易场所的违法行为,例如,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诱导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部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开展现货发售模式涉嫌市场价格操纵;一些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等机构涉嫌欺诈误导投资者;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微盘”交易涉嫌聚众赌博等。
早在2011年11月份,国务院即出台了3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第二年七月又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表示要对全国各地的地方交易所进行整治,明确提出,未经国务院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设立从事保险、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其他任何交易场所也不得从事保险、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
知名财经评论员、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廖英强指出,整治风暴过后不久,这些非法交易所又死灰复燃,他们有的变个名称,有的换了地方,更有一些非法交易所将服务器放在国外,在国内借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开展业务,继续诱骗和侵害投资者,不时曝出群体性事件。
廖英强说,非法交易所的存在,是对正规交易所的严重损害,使金融市场的整体信任度下降,交易秩序被扰乱,投资者无所适从。当前,由于非法交易所的幕后操作者获利巨大,他们铤而走险,为获私利而置广大投资者利益于不顾,控制行情走势,甚至与投资者对赌,使客户血本无归。上述违法违规的操作模式,最终受到巨大损失的,都是普通的投资者。
据了解,开设、操控交易所的不法者往往隐藏在幕后,获利后潜逃。也有的过一段时间后重操旧业,继续诱骗投资者,这种游击战术,使得打击非法交易所变得异常艰难,行政投入较大但收效甚微。为避免非法交易所继续坑害投资者,廖英强指出,打击非法交易所应重拳出击,常抓不懈,积极接受群众举报,对违法分子应从严处理,提高其违法成本,使其不敢再犯。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相关人员注册和设立同类公司。
廖英强提醒广大投资者,当前,我国正规的金融交易所有8家,其中三家股票交易所,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4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1家贵金属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除此以外,其他涉及股票、期货、现货和贵金属的交易所均属非法,投资者应擦亮眼睛,不要参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