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08日 来源:京华时报 敖晓波
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非”风暴自12月4日起在全国刮起。印发投资者宣传教育手册、宣传海报,撰写典型案例、非法手段揭秘、宣传广告等宣传材料,能使的招都使上了,为的就是让投资者远离诱惑,避免上当。
事实上,“打非”防骗绝对可以用长途跋涉来形容,以往公安机关、证券监管机构、证券公司等几大部门联合行动的壮观场面也曾一次次地上演,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仍旧无法彻底地杜绝,骗子不过是改头换面后继续行骗。从今年上半年的成效来看,仅有冒用中金公司诈骗一案水落石出,其余仍处于调查和取证阶段。
有人行骗自然就有人上当,不然这些骗子也不会这么乐此不疲地大费周章地行骗不止。非法证券活动为何屡禁不止?管理层似乎也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尴尬。
诚然,非法证券咨询机构的大肆行骗确实可恶,非法证券咨询层出不穷的骗人伎俩,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非法证券咨询诈骗活动具有普遍性、涉及地域多、作案手法隐蔽等特点,决定了打击非法证券咨询活动绝非易事。
但归根结底,还是投资者自身的贪欲酿成了恶果。倘若投资者自己能多一份警惕,明白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自然不会掉进骗子的圈套。可事与愿违,有些投资者总是抱着侥幸加发财心切的矛盾心理,一步步地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因此,受害者也应该充分自我检讨,摒弃“一夜暴富”的不健康投资心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识别非法证券咨询的能力和水平。只要这样,骗子的手段再高明,也是无从下手的。
我们在提醒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的同时,不能忽略一直以来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所以形成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形成非法证券咨询“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高压环境,以此揭开非法证券“华丽”的外表,唯有让非法证券咨询无处藏身、无法生存,“打非”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