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金鹰基金董事长王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打造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1年06月21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见习记者 李雪莹

 

2020年底刚刚度过18岁成人礼的金鹰基金,是行业内一家颇具特色的老牌基金公司。恰逢基金行业大发展、大资管格局转变的关键节点,不知不觉间,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王铁已经履新14个月了。

 

14个月前,王铁刚刚41岁,履新金鹰基金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成为基金行业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而他接手金鹰之时,外围环境是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复杂、行业竞争加剧,金鹰内部也面临着突破中小公司发展困境的挑战。

 

一年多时间,金鹰基金目前权益产品业绩排名创下历史最佳、团队力量正在充实、投研体系持续完善,金鹰迎来迅猛的发展势头。

 

近日,王铁接受了《中国基金报》的专访。他表示,金鹰基金作为老牌公募基金,会持续坚守价值投资理念,在主动权益、“固收+”两个大类业务上做出特色,并积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资产管理机构,迎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履新:凝聚和突破

 

公开资料来看,王铁是南开大学财政学硕士,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先后在华为、深交所、长江证券资管、融通资本等机构任职。

 

虽然王铁是基金行业最年轻的董事长之一,但其履历并不“简单”。令人印象深刻是他在华为和深交所的两段任职经历。他在华为工作期间,曾被派驻到中东、北非地区负责应收账款工作,在伊拉克、苏丹等90%以上的中国人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他战地生存,睡过仓库,街头遭遇突袭……这一经历练就了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在深交所担任8年的交易监察,在“小黑屋”里做全市场的交易监控,让他对资本市场、监管思路非常熟悉。

 

就在2020年,王铁出任金鹰基金董事长。“其实刚刚履新之际,确实因高管变动频繁,导致内部存在人事动荡、人心浮动的局面。”他毫不讳言指出,摆在面前是两大任务:一是稳住人心、提升团队凝聚力;二是理顺公司机制,激活团队积极性。

 

王铁直言,凝聚人心首当其冲是稳住管理团队和核心人员,一方面,这一年多来公司并没有大动作调整目前人员配置;另一方面,他多次召开会议,听取管理层意见,“我站在业务前线带着大家去闯”。

 

“理顺公司机制,激活团队积极性,同样重要。”王铁表示,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让他触动很大:公司的考核偏重销售指标,考核激励倾向于销售人员,而基金经理的收入与基金产品的收益业绩不挂钩,极大地影响了基金经理的积极性。

 

王铁对此进行了制度改革,将整个公司考核机制激励的重心,从以前纯销售的激励机制调整为销售和投资并重,让基金经理利益、公司利益、持有人利益保持一致。在他看来,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让基金经理也能“分到蛋糕”。

 

于此同时,王铁表示,投资管理中,金鹰采取基金经理负责制,将产品契约与基金经理风格进行有机结合,鼓励基金经理个人风格的充分展现,强化产品投资风格的稳定性。不过他强调,“风格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风格自由化要在坚持价值投资基础之上,而且风格不能漂移。”

 

王铁还鼓励追求长期业绩的投资理念,改革基金经理考核激励制度。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周期指标设定为1+滚动3年,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避免投资受市场短期波动和博弈的干扰。

 

此外,王铁还针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特点和历史投资业绩,有针对性地做了基金经理与产品的匹配和调整,力争发挥每个基金投资人的长处。在专注于投资管理本源,不断打磨与沉淀投研实力的同时,为满足各类投资者不同的理财需求,也在不断布局和升级公司产品线。

 

投研:打造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金鹰旗下权益类产品中,有11只近1年收益率超过50%,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37.87%。其中,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改革红利和金鹰民族新兴两只基金业绩翻倍,全市场同期仅53只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业绩翻倍。

 

这是金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最好之际。业绩的提升和王铁推动基金经理团队建设、和投研一体化改革有必然联系。

 

作为一位资深的A股市场参与者,王铁在投资认知论上更注重产业趋势。即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各种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动力,而处于各种产业变迁趋势中的公司通常具备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价值。

 

因此,在金鹰投研团队的建设之中,金鹰基金则根据产业驱动力不同,将权益研究部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宏观相关性更强的金融地产和周期小组;第二,长期人口结构变迁驱动的消费和医药相关的大消费组;第三,技术进步驱动的科技成长组。因为宏观、人口结构、技术进步这些主要驱动力量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风险分散。

 

更重要的是,为了使研究和投资更好地结合,金鹰基金启动了投研一体化改革。王铁介绍,所有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被纳入到统一的投研平台,平台设立多个投研一体化小组,加强小组内部的沟通协作,解决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两张皮”的问题。

 

“在投研团队里,我们让一些老基金经理定期分享他的投资心得,让一些新基金经理也兼任部分研究员的角色,这对提升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是有帮助的。”王铁介绍,金鹰基金还执行内部“金股”制度,研究员更愿意给基金经理推荐股票,真正将研究成果转换为投资业绩。同时设立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金鹰基金就在去年举行了研究员升任基金经理助理的公开竞聘,这明显激活了投研队伍的积极性。

 

投研团队的壮大也需要新血液的输入。在培养方式上,金鹰相对更注重内部培养。王铁介绍,通过培养出有着相同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员工,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建设和有底蕴的投研文化。金鹰吸纳新的人才主要通过校招,先在北大、清华等名校招聘实习生,培养为研究员,再从中选拔基金经理。

 

通过多种激励机制以及以老带新的内部培养机制,金鹰基金的投研团队不断壮大充实。目前,金鹰基金现有公募基金经理15名;其中权益基金经理8名、混合投资基金经理2名、绝收收益类产品基金经理3名、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2名。在陈立、陈颖、王喆等老牌权益基金经理的带动下,韩广哲、樊勇、倪超、杨晓斌等中生代权益类基金经理们正在崛起。

 

特色:“固收+”发力

 

“固收+”产品一直是金鹰的特色,在这一块业务上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绝对收益打法。

 

据王铁介绍,金鹰布局“固收+”业务是从2018年开始的,是行业之中较早布局这一业务的公司之一。在“固收+”投资理念上,金鹰不排斥波动,不激进不保守,但始终追求与波动相匹配的收益,因此要求“固收+”产品的calmar值尽可能长期保持在1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固收+”产品的长期生命力,与权益产品、纯债产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王铁进一步表示,“固收+”产品将负债端管理作为组合管理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每个基金经理需要从客户的持有期限、预期目标、预期风险上通盘考虑,什么样的产品该匹配什么样的波动和收益,这是基金经理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每天问自己的。同时,要将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投资策略的核心、将可转债作为组合管理的重要补充,并强化风险控制在“固收+”组合中的作用。

 

据悉,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自2018年成立以来,定位于股债结合的多策略投资,不去追求相对排名,将客户的目标作为策略制定的出发点,以及基金经理考核的重要部分。团队核心成员林龙军、林暐、孙倩倩的投研经验均超过10年,其中,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林龙军曾历任兴全基金产品经理、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兼固收投委会委员等职务,投资中注重绝对收益和安全边际,以及投资方法的可复制性。团队成员擅长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研究,以及大类资产的研判,彼此在信用挖掘、可转债投资、股票增强上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考核机制上,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低波产品侧重于对回撤幅度、盈利概率的考核,高波产品侧重于不同时间维度下的相对排名、规模等指标的考核。

 

经过实践,王铁发现,无论是高波的做法还是低波的做法,只要按照合理的考核方式执行下去,都能收获不错的产品规模和客户口碑。同时,销售部门对于产品考核方式以及基金经理的风格逐渐了然于胸,真正开始做到将最合适的产品推给合适的人。

 


差异化:做一家拥抱流量的精品店

 

如何在未来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王铁有自己认识。

 

在王铁看来,随着牌照的逐步放开,外资系、个人系等基金公司不断涌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头部效应越发明显,新设小型基金公司如果没有自身特色,生存堪忧。目前,行业前20大基金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近2/3,这也意味着剩余122家公募机构在瓜分剩余的1/3份额。因此未来中小基金公司突围需依靠自身持续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公司特色,走好差异化竞争路线,打造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金鹰基金的差异化道路,在王铁看来是积极拥抱流量。他首先提及销售渠道,近年市场上新发产品密集,渠道拥挤,大平台的销售排期满档、佣金限高,中小公募基金如果缺乏足够的背景,跟银行等渠道打交道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目前金鹰基金的渠道打法是,机构业务稳步推进、银行等重点渠道加大耕耘,同时在“电商”、“直销”等平台上做出特色,也成为未来突围的突破口。尤其是在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的当下,王铁打算积极拥抱流量,“搞点新玩法”。他说,金鹰有一批颜值高、表达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完全可以“包装“一下,到线上做投教、点评市场行情、解读政策变化、讲述投资理念,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打造基金经理的线上影响力和知名度。

 

“仅仅靠个别几位基金经理不一定能达到效果,我想发动集体的力量,让几个核心高管、基金经理一起亮相。”王铁说道,“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金鹰也可以做一家拥抱流量的精品店。”

 

而另一个被王铁看好的差异化之路是REITs产品。公募REITs作为今年资本市场重要的创新品种,发行即受到投资者青睐,未来也有望成为居民增长财产性收入的投资新工具,未来空间巨大。王铁说,金鹰有意布局REITs项目,计划将现存子公司清理盘活,专做公募REITS项目。

 

公募REITs主要投资产业园、收费公路、市政设施等底层资产,与现有主投二级市场的公募业务存在本质区别,对公募基金的运营、管理和维护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公募REITs业务,不是新设立一条产品线,而是建设一种新的资管生态。”王铁说,目前优质底层资产稀缺,项目层面资产挖掘难度较高。但是,金鹰可以放宽眼界、善用资源,比如股东资源、董事资源等等,利用优势,寻找项目,打造REITs特色产品。

 

 

合规:“稽查”老兵的摒弃短期主义

 

王铁常自称“稽查老兵”,他曾有8年时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主要任职于交易监管部(市场监察部),还参与第四版监察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控报警系统开发建设。不仅如此,他还参与推动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股票质押回购,报价回购业务的落地。

 

“交易监管,经常被市场称为在‘小黑屋’里监控全市场交易。”王铁笑称,确实在深交所期间他能直接看到全市场的股票交易数据,可以从这些最基础数据中分析、挖掘、研究各类投资者的投资方法。

 

也正因如此,王铁对市场风格演绎、各路资金性质、制度制定思路、监管动向、交易细则等非常熟悉,融入到对金鹰基金日常管理之中,首当其冲是加强了合规、风控。

 

在王铁看来,坚持合规经营始终是公募基金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促进一个行业走向规范发展、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金鹰基金内部坚持敬畏规则、敬畏职责、敬畏专业的准则。

 

王铁介绍,敬畏规则,是要坚守本源,合规经营,探索业务底层逻辑,按照规律办事,运用科学的理念、体系、组织架构和流程,构建了全面的风险管理及合规体系,将合规风控意识融进全体员工血液、装进全体员工心头,切实树立合规风控创造价值的理念。

 

而敬畏职责,是面向社会公众履行受托职责,以高道德水准进行自我要求,以投资者信赖、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公司经营的“生命线”,坚持受人之托,尽职履责。

 

在敬畏专业上,王铁表示,要突出主业,摈弃“以短期利益为主”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投研投入,树立长期发展理念。突出主业,不断加大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其实合规也是一种文化。”王铁表示,比如投资上遇见到各种利益冲突之际,用这种合规文化才能把控住自己内心,才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坚持持有人利益为上。

 

趋势:大资管时代金鹰在路上

 

王铁回顾公募基金23年的历程来看,这一行业从曾经的无足轻重到今天的举足轻重,在去年底公募基金整体规模正式突破20万亿,公募基金规模位居亚太第一、全球第五的水平,服务客户群体超过7亿人;同时,凭借规范稳健的运作模式和长期优秀的投资回报,已成为深受大众信赖的投资理财工具。

 

“伴随着大资管行业的改革,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等各类资管产品都将进入净值化产品赛道同公募基金展开竞争,而公募基金多年的净值化运作经验使其具有先发优势。”王铁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大发展正是一场预演。

 

王铁尤其提及资本市场一些变化,第一、这两年沪指从2400点涨至3600之间,其实有60%股票创出新低,未来中国市场慢慢会像欧美市场那样,会有股票自动退市,20%优质核心股票贡献80%的交易量;第二、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散户为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机构化时代已经来临;第三、公募基金已成为A股市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当前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专业投资机构的先行者,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第四、已正式迎来资产配置时代,这给基金行业带来新的“打法”。

 

王铁对基金行业发展充满信心,直言身处一个货币宽松,非标资产退坡,地产投资比重下降,净值化投资的财富管理大时代,公募基金将大有可为。尤其是随着财富管理回归本源,公募基金行业将焕发更大生机。

 

谈及对未来金鹰基金的期望,王铁直言希望成为一家业绩突出、具备自身特色、拥有一定市场感召力的基金公司。具体业务上,他期待在 “固收+”和主动权益基金领域做出自己业务特色,同时在主动权益专户业务上也下大力气布局。

 

“互联网时代一直提及二八效应,但也不乏大量优秀企业的不断涌现,相信在基金行业领域也会如此。”王铁表示,在基金行业头部基金公司也存在问题,“头部效应”不一定是必然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可利用机制更为灵活、形成自己特色更容易实现弯道超车,核心是做好自己的能力建设、做好投资者做好服务,规模是“水到渠成”。

 

中游奋楫,要逆势而上,需要魄力。王铁看来,金鹰的追求不在于做大,而是发挥中型基金公司的优势,专注于投资管理本业,精耕细作,“一心一意做投资、全心全意做业绩”,在不断打磨与沉淀投研实力的同时,加大科技与人才投入,迎接大资管时代,塑造特色型资管公司。